刘博:仁心仁术 从优秀到卓越

刘博:仁心仁术 从优秀到卓越

来源:本站作者:本站发布时间:2012-3-19点击次数:2205次

刘博 祖籍:山东省德州市
简介:解放军总医院上校军医、博士后,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所承担科研课题国际领先,曾获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胆道外科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

刘博:仁心仁术,从优秀到卓越


    提起医生,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刘博是医生,是军人,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外科临床博士后,是国家顶级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的医学专家,多重身份的他,是怎样一个医生呢?
    记者带着与大家同样的好奇,来到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病房,采访山东籍师职军医、博士后刘博。
    已是下午5点了,刘博士还在手术中。等他回到办公室,又到了例行的巡查病房时间。他带着一组医生、学生查房,记者默默地跟在后面,亲身感受一个国内着名的肝胆胰脾外科专家,在一天手术的劳累后,对待病人所表现出来的亲切、耐心、细致。他俯下疲惫的身躯,微笑着向躺在病床的病人询问、解答;病人宽慰的笑容、感激的眼神……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而这却是是刘博医生工作中每天都在重复着的一个片断。
    等刘博士下班后,他携妻子李建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看似闲聊的采访中,刘博这个山东老乡的形象慢慢在我的心中逐渐鲜活起来。


“做一个心眼好、技术好的医生”

    人到中年的刘博,儒雅、温和,言谈话语中甚至还带着几分腼腆。但与他相处后发现,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是军人的坚毅?是山东人的厚道?是医生的严谨?似乎都有,但似乎更多。
     刘博士说,他能有今天,首先得益于苦难的童年,那段岁月给予他吃苦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这是他是一生享受不尽的财富。
    刘博的父亲曾经做过国民党的军医,全国解放后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义务行医治病救人,在当地远近闻名。但在那个是非颠倒的时代,还是被打成反革命,遭受了9年的牢狱之苦。母亲一个人靠给别人做衣服来供养5个孩子,幼小的刘博为了分担家庭的负担,每个假期都靠卖冰棍、卖菜挣学费,贴补家用。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1989年,刘博在山东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他回到了家乡德州,想在父母身边为饱尝辛苦的他们多尽尽孝,也是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为继续深造做准备。1994年,他顺利考取了山东医科大学硕士,1997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博士,毕业后留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2002年,他考取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后,师从中国“胆道之父”、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黄志强院士。因研究成果取得国际领先的成就,在导师黄院士的推荐下,被解放军总医院特招入伍。
    二十多年以来,无论是在家乡的基层医院,省城的齐鲁医院,还是在具有我国医学最高水平的解放军总医院工作,刘博始终记住父亲的一句话:做个心眼好、技术好的医生。一步步脚踏实地,用坚持和坚韧,终于攀上了国内肝胆胰脾外科疾病研究的最高峰。

从不服输,认定目标,决不回头


    刘博读博士期间,师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占民教授。多年来,王教授带领弟子致力于胆管癌、胆囊癌细胞系的培养和研究。在体外建立人癌细胞系是研究人类肿瘤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肿瘤细胞的体外培养建株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程,特别是原发肿瘤组织直接用于体外细胞建系的成功率极低。在刘博进行这项研究前,前面的几界师兄都以失败告终。这项实验,必须每天都要为培养细胞换营养液,随时观察,每个环节、每个细微的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那几年,除了正常医疗工作,他几乎把时间全部放在了实验室。1999年4月,细胞系的培养正处在最关键时期。这天的一大早,刘博接到爱人电话:父亲突发心梗,病情严重,赶紧回家。他清醒地知道,一贯支持自己的父母、妻子,家里的事一般不会打搅他,让他赶紧回家肯定是凶多吉少。刘博是出了名的大孝子,此时他心急如焚,但想到细胞株他还是忍着巨大悲痛先赶到实验室给细胞换好营养液,并托付给导师。等他匆匆赶回家时,父亲抢救无效刚刚咽气。如果接到电话就回,一小时车程就可到家,也许还能看到父亲最后一眼。此时面对躺到灵床上的父亲,他嚎啕大哭。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执着、坚持的精神,胆管和胆囊癌细胞系研究终于获得突破性的成功。
    刘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胆管细胞癌细胞系和胆囊癌细胞系细胞系,被国家细胞库收藏,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内外几十个机构利用该细胞系进行有关研究。这项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对人类攻克胆管细胞癌和胆囊癌具有重大意义。

“生死相托,永不言弃”


    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的重症监护室里,记者看到墙上贴着这样一句话: “生死相托,永不言弃”。写下这8个字的是刘博的导师、世界着名的肝胆外科专家黄志强院士。刘博士说,导师的话是我一辈子的追求。
    刘博士说,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永远不对患者说你的生命还有多长时间这样的话。因为医生是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柱,要永远给患者积极向上的信息和心理暗示,要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对待病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想尽各种办法,永不放弃。刘博士对患者说得最多的话是:请放心,要相信现在发达的医学,相信301的水平。
    在刘博士的桌子上我看到一封患者写来的感谢信:5年前我丈夫体检查出肝癌,当地医生说活不过3个月,一家人感觉像塌了天。我们慕名来到301医院,有幸得到刘主任的手术医治,住院期间刘主任尽心尽责,天天一大早就来病房询问,周末也不例外。出于感激我们想表示一下,但刘主任几次都拒绝了,并说:“病人用钱的地方多着呢,病人恢复的好,我们比什么都高兴。”我们发现他总是给我们开一些最普通的药。他说:成分差不多,你们条件也不算好,没必要用那么贵的药。他这样为病人着想,真让我们感动!丈夫手术5年了,现在特别好,比查出病来以前还结实。衷心地感谢301!感谢刘主任!
    刘博主任一直在尽心尽力医治病人,用行动撒播爱心。


“好医生是用仁心仁术修炼出来的”

    童年的磨难让刘博深知百姓生活的不易,理解病人的难处,处处为病人着想。不开大处方和过度检查等。有的病人看到给自己用的药很便宜,很不理解,就让他开营养药。他总是说:你们经济条件不好,三分治七分养,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调整一下饮食,加强锻炼就没问题。
    从2009年11月起,肝胆外科开始试点“一日手术”,主要针对胆囊切除等腹腔镜手术,术后一天就出院。9个月刘博带领团队做肝胆微创手术900多例,无一例并发症,受到院领导的多次表扬。刘博说,病人在医院多呆一天,就要多承受一天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为加快住院病人的周转,刘博士平均每天做五六台手术,最多一天曾做了10台。他说腹腔镜微创手术各级医院都可以做,但是相对小的手术更容易出大问题,我们就是追求完美,做到最好,各个都是精品。
    刘博的妻子说,这些年来,刘博晚上从来没有正常时间下过班。即使是节假日,也是一大早就要去医院查房。医院有事,随叫随到。刘博笑着说:“不光我这样呀,301的医生都是这样做的。病人的生命交给你,是对你的信任,是一件很神圣、很光荣的事情。”刘博士为省部级以上领导执行保健任务一年,利用自己精湛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参加完成5例肝移植手术,没有一例出现并发症,这是在总医院历史上没有过的事情。为医院争得了荣誉,得到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刘博说,医生是一个非常辛苦并且风险高、对个人的整体素质要求也十分高的职业。“好医生是用仁心仁术修炼出来的”,要成为一个好医生,光有责任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作为301的医生,对自己业务水平的要求应该是永无止境的,力争从优秀做到卓越。 

做人厚道,默默奉献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解放军总医院迅速组成专家医疗队赶赴灾区,刘博主动要求上前线。在最危险、最艰苦、最紧急的救助现场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而在各种媒体采访的画面中却很少看到他的形象。
    5月19日上午,刘博和医护小分队背负沉重药品,涉险攀爬前行近3个小时,到达一个因地震造成无法与外界联络的村子。刘博看到一位96岁老人,震后7天因创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造成右下肢局部软组织坏死,小腿和足背形成脓疱。看到这种情况,刘博在完成每天的救助任务后,搭乘过路的拖拉机或者步行,隔日去给老人7次换药,老人终于康复了。本已绝望的老人避免了截肢致残,老人激动地念叨:“感谢解放军,感谢总医院!”。
    德州二中是刘博夫妇的母校,每当回到家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