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以来,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政治结构和民族心理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他成为中华文化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同时,孔子也逐渐地超越了国界,广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和了解,其思想学说的意义和价值日益得到重视和认同。因此,孔子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文化名人。
发愤自学 习从周礼
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东南的陬邑。鲁国是西周时期着名政治家周公的封地,由于周公为周王朝建立了卓越的功勋,鲁国成为当时唯一可用天子礼仪祭祀天地祖先的诸侯国,这使得鲁国从西周到春秋时期都是东部地区一个人文荟萃的文化中心,享有“周礼尽在鲁”(《左传•昭公二年》)的美誉。孔子正是在这种“郁郁乎文哉”的周文化风习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然而孔子的先祖却是宋国的贵族。他的父亲叔梁纥即孔纥,在鲁襄公时充当鲁国大贵族孟献子属下的武士,立过战功,被封为陬邑的大夫,人称陬人纥。母亲姓颜,名征在,生于贫家。传说叔梁纥生孔子时已七十岁,颜征在才十七岁。不幸的是,孔子出生两三年后,叔梁纥就去世了,家道再次中落。由于失去了生活的依靠,颜征在带着三岁的孔子离开陬邑,迁居到鲁国都城内的阙里。迁居阙里后,孤儿寡母生计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当孔子十六七岁时,他的母亲颜征在又不幸去世了。
孔子十九岁时娶妻亓官氏,不久后生下儿子孔鲤(字伯鱼)。为了生计,孔子投入当时鲁国权贵季氏的门下,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账目)和“乘田”(管理放牧)之类的小吏。大约在二十岁之后,孔子还从事过“丧祝”的职业。丧祝是一种以相礼助丧为业的民间术士,在别人举行丧祭之礼时,协助主持丧祭的仪式。孔子晚年回忆自己的生活时,曾经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以下只注篇名)所谓“丧事不敢不勉”,大概就是对这种经历的一种回顾吧。
虽然自幼贫寒,但是鲁国浓郁的礼乐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母亲的教导,使孔子从小就十分好学上进。《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可见,孔子很小的时候就热衷于学习礼仪。稍长之后,在母亲的支持下,孔子还于农闲时节到当地的“乡校”学习。“乡校”是由地方办的专供平民子弟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实用技能的平民学校,一般都在夏历每年十月秋收之后举办。孔子在乡校中初步学习了“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获得了初步的文化能力,同时也开始关注社会政治问题。大约到十五岁时,这种乡校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他的学习追求,但是又没有资格进入贵族官学接受系统的教育,所以只能立志自学。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正是这种志向的表露。自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礼、乐、《诗》、《书》等高层次的文化知识上,这也是当时最重要的学问。
这时的孔子,已经树立了步入上层社会的人生目标。鲁昭公七年,孔子十七岁,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举行招待士(“飨士”)的宴会,当时孔子刚刚丧母,就身着孝服贸然赴会,结果被季氏家臣阳虎拦在门口,轻蔑地对他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史记•孔子世家》,以下只注篇名)这个遭遇对孔子而言是一次不小的刺激,它进一步激发了他发愤自学、自立的志向。
孔子更加勤奋地学习各种礼乐文化知识。由于条件受限,他无法得到可资学习的典籍,只能以多看多问的方式来获取知识。他常常到鲁国太庙观看各种庆典、祭祀的礼仪活动,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向人请教,以致招来别人的非议。有人说:“孰谓鄹(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意思是说,谁说那个陬人(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他进到太庙里面,总是问这问那。孔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不懂就问,这才是真正的礼(《八佾》)。
孔子正是抱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公冶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的信条,在青少年时代的求学之路上勤学好问,不断求索,终于在步入三十岁的“而立之年”后学有所成的。曾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不是学来的,而是天生的。孔子则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张》)此后,孔子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一切,推动着孔子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那就是创办私学,收徒讲学。
孔子最初设教讲学,学生只有少数几个人。最早拜师投入门下的几个弟子为:颜路(字路,又名无繇、季路),曾点(字子晰,也称曾晰),冉耕(字伯牛),秦商(字子丕、丕慈),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但是,由于孔子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办学方针,同时在教学中注中启发诱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过三四年,不仅吸引了民间学生,而且引起了贵族的注意。鲁昭公七年(前535),鲁国大夫孟僖子陪鲁昭公访问楚国,因不懂礼而大出洋相,他非常惭愧,回国后便到处向人学礼,并且开始注意到办学成名的孔子。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孟僖子临终时,召集自己的属下立下遗嘱,以孔子为圣人之后,要求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叔敬在他死后师事孔子,学好礼,以稳固自己的世袭地位。
这一年,孔子三十四岁。由于孟僖子的大力推荐,以及他的继承人孟懿子和南宫叔敬遵命拜孔子为师,孔子立即名声大振,在上层贵族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从而为他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巩固和以后从政活动开辟了道路。不久,孔子即获得鲁昭公的支持,并资以车马仆役,由南宫叔敬陪同前往京师雒邑“问礼”。在参观京师期间,孔子着重对这里的礼制、文物、典籍进行了考察。《孔子家语•观周篇》称孔子在京“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指的就是考察礼制而言。据说孔子在京期间还问礼于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当时担任东周守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博物馆负责人)的老聃,问乐于以天文、音乐着称的周大夫苌弘。这些活动无疑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了孔子的礼乐文化修养。
然而,正当孔子踌躇满志地从雒邑回到鲁国的时候,鲁国高层却出现了鲁昭公同以季氏为首的当权贵族“三桓”集团的关系濒临决裂的政治危机,这对于孔子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影响。
三桓指的是孟孙氏(也称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王室贵族,因为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所以称为“三桓”。这三家贵族在鲁国长期的立君立族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自鲁宣公时起,便轮流担任执政,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其中以季氏的权势最大。鲁襄公十一年(前562),季氏当权者季武子打破周初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的规定,把鲁国原来的上下两军改编为上、中、下三军,由三家大夫各率一军。这样,原来由国君掌握的政权力量就被三家实际控制,即史称之“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鲁昭公四年(前538),三桓又开始对鲁国进行第二次瓜分,撤去中军,把上下军分为四股,季氏季武子占取其二,孟孙氏、叔孙氏各取其一。于是,鲁国大权尽归季氏,公室衰落,君权式微。此后季氏在鲁的行为日益嚣张,居然僭礼使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之舞祭祖(一佾为一行八人,八佾即八行六十四人的舞队。周礼国君祭祀用六佾,大夫祭祀只能用四佾),孔子对这种严重违礼行为表示强烈不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
紧接着,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岁,刚从雒邑问礼归来),鲁国又发生“斗鸡之变”。这是一次因斗鸡游戏引发的以睩昭伯、藏昭伯、季公亥等几个权贵与当权者季平子之间的权力之争。鲁昭公父子也牵扯其中,并试图联合睩昭伯、藏昭伯、季公亥等除去把持国政的季氏(季平子),结果反被“三桓”联合打败,昭公被迫逃亡齐国。这样,一方面因为鲁乱干扰了孔子的办学,另一方面也出于&